![]() |
華航的水果飛機。 |
Montbell Light Shell Jacket ライトシェルジャケット
日本戶外品牌 montell 在 Softshell Jacket項下,還分出 Softshell Jacket 跟 Lightshell jacket 兩個分類,其中比較特殊的就是 light shell 這系列。
如何使用登山杖
上次去南湖,太魯大哥有教過,因為台灣很多山的落差大,登山杖最好買有 140cm 的比較有用。歐陽老師也教過,上坡下坡登山杖的長度都以長為宜,實在不需要上短下長的調來調去。重點我想是在持用的方法吧。
登山學校快速筆記
之前在太魯閣登山學校學到了不少東西,為了怕以後忘記,快速地記下了一些要點或是要訣,方便日後回想,放在這邊僅供大家參考,要是有看不懂的,歡迎發問。我也不懂得,那請別人回答囉。有些內容是心得,不是老師說的,因為要快速記下,我就通通寫在一起了。
行動三寶:貼布、頭燈、保暖帽。
炊事三寶:鹽巴、黑糖、調味料。
背包位置
髖骨1/3對腰帶中間,肩帶軛完全包覆,肩後下五指幅,腋下四指幅
行動三寶:貼布、頭燈、保暖帽。
炊事三寶:鹽巴、黑糖、調味料。
背包位置
髖骨1/3對腰帶中間,肩帶軛完全包覆,肩後下五指幅,腋下四指幅
見櫻
前一天才興起那就去卡拉莫基步道,只找到克利夫碰先生一起上山,加碼是免步了的,哈盆古道小探路一下3.7KM道休息站來回,然後加上卡拉莫基步道下去,產業道路回來,因為兩個人都只估算 3公里來回的糧食補給,最後回程的三公里還想攔順路車回車上,不過現在找不到這麼親切的人啦。共走了四小時快13公里,有累到。
回程想說應該來個櫻花口味的卡拉雞腿堡記念一下,不過新店肯德基不好停車,改去瀑布街找東西吃,店家有開的沒幾家,後來找到的飲食店,只有馬告煎蛋還不錯,下次還是多屯點糧食上山好了。
總之,櫻花開了,櫻花現了。打點賞花啦。
合歡北裝備照
由左至右,由上到下。
- 祐助大方贊助的Osprey Aether 60L。
- 新買的充氣睡墊,980。
- 新買的億大羽絨睡袋600down,三千多一半。
- 背包防雨套。
- 卡打車,600ml,在想要不要買板上推薦的味全黃金豆漿,一樣材質[2],有1800ml。
- 相機,Canon KissD。電池想跟東尼借用。另外帶台 G10。想帶歪歪可是沒換底片。
- 達新牌雨衣褲,重,但是耐磨。晚上還可以防風保暖。
- 襪子,五指襪加銀纖維登山襪。另帶一雙厚襪備用。
- 有點後的防風排汗外套。
- 行動間衣物:CW-X 長袖排汗衣。運動排汗褲,雙層內網狀。排汗內褲,頭巾。
- 鋁碗。
- 零食:馬吉奶油夾心餅(買了後還是覺得日清的好吃);義美花生煎餅;曼陀珠水果;鹹葡萄乾。
- 零物:五塔油、環保筷、手電筒、筆、3M魔布、魔鬼氈束線帶、濕紙巾、面紙、牙線。
- 放車上衣物:短褲、排汗衣。
沒拍的,
雨鞋已裝好鞋墊;斗笠不知道丟到哪邊,應該在車廂裡;鑰匙手機錢包(健保卡、錢、駕照)。
行動衣物加件 cw-x薄風衣。
登山杖沒有,同事說合歡北不需要帶,就這樣算了。
還要買第一天的早餐車上吃。
凌晨四點台北出發,八點集合小風口。兩天一夜的合歡北我,來了。
加羅湖前夕
很急的弄了一些裝備,背包是借來的,剛好可以把超大的鋪棉睡帶裝進去。瑜珈墊湊合一下。
登山杖也是借來的,感恩。
買了雨鞋,把 Red Wiings 工作鞋的鞋墊放進去剛好,銀纖維厚襪,五指襪,保暖襪。
單車手套 ,棉手套,保暖手套。
刷毛排汗衣,運動褲,竹碳內褲,刷毛腿套,保暖頭套,頭巾兩條,斗笠一頂,加上一件保暖夾克,一件防風夾克,這是當天要穿上山的。另外一件棉T加褲子是下山要換的。
餐具只有碗跟環保筷加上若干零食(鳳梨酥、77乳加、麗芝夾心餅、黑麥口糧),半顆高麗菜風乾中。
壹台DSLR、一台小底片、一台防水相機。電池到時也要靠人接濟了。
壹台DSLR、一台小底片、一台防水相機。電池到時也要靠人接濟了。
希望未來週末都有好天氣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