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覺得烏龍麵是甚麼味道?」
「應該是滑滑的吧。」
「海鮮的鮮甜。」
「咖哩的味道。」
「有點彈性,在嘴巴裡面會彈跳更好。」啊諾,這吃跳跳糖應該比較快。
烏龍麵也可以叫烏冬,就是日文發音的 udon うどん,日文舊字寫得很像餛飩的「饂飩」,相傳是空海傳到日本四國地方而起,最流行的地方也都是以大阪為中心的西日本。
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制定[乾麵類品質表示基準〕,用小麥做成的烏龍麵直徑要在1.3mm到1.7mm之間,1.3以下的叫做細麵,不過還是有不同的變化。
規定歸規定,好吃的烏龍麵卻有各式各樣。一般單純吃麵體口感的清湯掛烏龍麵,口感不同就有烏龍三寶,水澤、稻庭、讃岐。大阪人放了油豆腐就變成狐狸烏龍麵,山梨人放了蔬菜跟味噌煮烏龍麵變成餺飥,三重縣人把麵煮到爛,拌以濃黑的鰹節昆布醬油,撒上蔥花變成伊勢烏龍,不同的烹調方法跟配料,隨地區而異,本質相同,變化不同。
拜交通跟資訊發達,連鎖的烏龍麵店通常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烏龍麵,加咖哩的,加天婦羅的,加油豆腐的,加蔥的,加醬油的,加納豆的,加生雞蛋的,只要你想得出來,都可以加進去,畢竟他也指示麵條而已。以前復興南路的土三寒六烏龍麵,進去像自助餐一長台,旁邊滿是各種炸物或是稻荷壽司,拿了餐盤,先點麵項,然後一邊滑,一邊選配料,滑到結帳區,麵條正好弄好,一碗自己訂製的烏龍也完成了,快速的吃烏龍麵是這種方式。
前些日子朋友約去七條通的尚更聚聚,這我好幾年前去過一次,昏暗破舊的燈光,滿是日文的菜單,不苟言笑的老闆,如果沒有特別的嚐試勇氣,或是友人介紹,應該是不會踏進這種有結界的地方吧。他們麵不能算是頂Q,但是粉香十足,咬起來滋滋味味的。加入了炸蝦的湯頭最得我喜歡;醬油冷麵的咬感最直接,純粹烏龍與醬油的對話。日式小菜的滋味更是有趣,我最愛的是鹹的要命的蒟蒻,越咬越有味道,有味到想點個酒來喝喝。炸香菇包納豆很有趣,非常有趣,喜歡香菇的人可以試試。烤魚也是漂亮的十字花紋。店裡裝潢古早的味道,我想應該不是很合一般人胃口,不過深愛古味的我,很希望這種頑固手作職人的東西能夠長遠存在。
這種非連鎖小店,在的是人情,吃的是嘴巴以外的滋味,也許只要有一道麵得心,就值得常常走跳了。讓我想到士東路那遠離鬧區消失的小烏龍麵店,安靜的佇立深巷街角,等待滿足路人的胃蕾。不知道為什麼,看著老闆認真的煮麵,老闆娘賢慧的打點,小女兒在一旁寫功課,每次去吃烏龍麵都可以吃得好飽,加上熱湯暖胃,弄得身心靈都滿足。
要吃Q度,冷凍包裝的讚岐烏龍麵是一絕,隨便煮隨便好吃。不過就是少了手工現做麵條的鹹味跟粉味,就看你要吃的是哪種,裝潢豪華的古奈屋,主打咖哩烏龍,挺有古味的巢鴨,似乎比較划算的鶴家。
很多時候,並不是食物好不好吃,而是時間點對了沒,曾經在日本大阪吃過一家叫做兔子(usagi)的烏龍麵(udon),只是一碗清湯掛烏龍,卻讓身體極為不舒服的我緩和下來,洗淨了自助旅行奔波一日的疲憊。還有一次在沖繩急性腸胃炎,無時無刻不在拉肚子,痛到差點被遣返,也是因為一碗美食街的清湯掛烏龍讓我恢復了元氣。
你想吃的是麵裡的味道,還是麵外的味道呢?能夠試的還有很多呢。
日本農林水產省 - 乾麵類品質表示基準
http://www.maff.go.jp/j/jas/hyoji/pdf/kijun_25.pdf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